查济村位于泾县之西,距泾县县城41公里,邻有厚岸乡,紧靠太平湖,桃花潭。三面环山,东面略为开阔。查济许溪、石溪、岑溪三条主要的水系穿村而过,汇聚后由境内向东北流经厚岸、包合汇入合溪至陈村镇,注入青弋江。正是受到山水之间的润泽滋养,才有了查济古村以千年计的灿烂文化与人才辈出的光辉历史。
根据《查氏统谱文翰卷之三》记载,隋大业三年(607年),第三十九世祖查伟,也就是查文熙自丹阳迁入泾县九都查村。查文熙曾任池州刺史,隋朝历史很短,很快灭亡,唐高祖继位,召任他继续为官。在宣城郡与池州郡的多次往返中,他在一块四周山林茂密、三条溪水悠然而去的平原前放慢了脚步。唐武德八年(625年)查文熙致仕归里,查济村从此落籍生根,开创了族人流播千载的难忘旅程。
从查氏的迁移来看原因不外乎两类:为避战乱或兵乱而选择安全之地;还有一类就是分封及仕宦所致,长期举家生活在外,在当地地位比较高,生活顺遂,子孙繁衍,就在当地安顿下来。查济就应是这方面的代表,它以查氏的震山派而遐尔闻名。
查氏在百家姓中是个大姓,清康熙帝称其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更被人熟知的是浙江海宁龙山之东的龙山派“南查”,由安徽休宁至婺源山区凤山村,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查氏十七世祖查瑜因避兵乱,由新安江水道迁居浙江海宁定居,从明至清进士出了不下30人,大名鼎鼎的小说家金大侠金庸(查良鏞)就是龙山派的后裔。
震山派查济人与龙山派海宁人的最近一次接触是2007年立春,大家共同在查济村的宝公祠燃了一炷清香,多年远隔天目山,却一直传递着查姓一家的亲友之情。龙山派“南查”所累世定居的婺源凤山村古风宛然,数百年来农耕为主,业绩默默无闻,一般不被外界所知;浙江海宁袁花镇名声大振,如今几成新镇。“震山派”查济村古民居建筑群则于2001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谱牒、古董、聚落民居、山川风物、民俗民风、名人留迹各个方面涓涓细流不断,滋养着查氏文化的新鲜土壤。
查济古村保存有完整的古建筑群和村落格局,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以砖、石、木材为主要材料,型制规整统一,建筑类型丰富,建筑组合多变,历史年代跨度大,技艺精湛,群体价值很高。这些历史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特有的传统人文环境。
村落结构明确、发展脉络清晰。查济古民居依山沿水而建,村外四门(钟秀门、平顶门、巴山门、石门)、三塔(如松塔、青山塔、巴山塔)环村而建,村内石溪、许溪、岑溪穿村而过。沿许溪形成早期的公共活动场所、居住密度较高,许溪两岸历史上也是查济的商业、文化、居住中心。沿岑溪与石溪是查济的农业用地。查济聚族而居,随着村落规模的扩大,宗族分支择地另建,现存有一甲、二甲、四甲、五甲、八甲、九甲聚居区。查济村的建设同时能充分利用地形,重要建筑沿等高线布局,景观高低错落。查济古村具有“先建沟,后建房”的传统,历史上地下建立了完整的排水系统,汇水至许溪,是查济村持续发展利用的重要基础设施。
洪公祠。该祠创建于明末,从现存实物看已将是清代重修之遗构。此祠背倚岑山蓝家垅山麓,前临许溪,是查洪源后裔为纪念这位中兴五世祖所建。祠座北面南,三进,后进有楼,楼建在山坡上,这是洪公祠充分利用地形匠心独具的表现。
洪公祠前广场临溪,故在广场南端建有一排石栏杆。门屋五间,二梢间为耳房,居中三间门廊做轩,八字门墙。门廊前是一对方形白石柱,下为束腰青石方础。梢间外墙出角柱石,上方墙上有二层砖雕,只是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已无法再现原貌。大门内做复水椽。享堂三间深八檩五柱,前廊做轩后做复水橡,门屋与享堂整个柱网轴线十分规正。
爱日堂。该建筑是查济现存最大的清代民宅,该宅座落于珠公村民组,右有兰家垅,左有岑溪,呈左青龙右白虎之象。院门在一侧,院门内为一庭院,主体建筑座东朝西,大门三间后退二尺,类八字门状的凹形大门。二侧砌有云石饰面,天然纹理蕴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意境。角石雕有“梅兰竹菊”图案。进入大门,内侧上方嵌有镌刻“蓝田钟秀”四字,外雕云鹤纹,前后三进,共有十个天井,十九间厢房。正堂四十四根柱子。
其平面的特点是一进与三进面宽五间柱网规整。而二进次间从金柱起面宽减少,厅也由一、三进的面宽一间改为面宽三间。由于一进与二进之间没有隔墙,因此二进的檐柱仍然与一进的柱网一致的。二进与三进之间有高墙相隔,凹形大门后是一个面宽一间的天井,与天井相对的是面宽一间进深三间的前厅。
松谷庵。座落于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