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教育体育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教体局> 公共企事业单位> 泾县城关第五小学>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290032580070/202409-00310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泾县教育体育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发展规划】泾县城关第五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9-30 08:41
【发展规划】泾县城关第五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4-09-30 08:41 来源:泾县教育体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忘为党育人初心,牢记为国育才使命,立足于“一校一品”书香校园建设,不断深化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建设 “管理规范、治学严谨、校风正、教风好、学风浓、朝气蓬勃、生动活泼的美好校园”, 促进学校持续、和谐、健康地发展。

二、学校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发展优势分析

学校经过长期发展,已初步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无论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都有了长足进展,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校园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学校一直致力于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办学理念价值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等,突出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已初步形成规范化、系统化、品牌化的文化特色,“七彩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已深入人心。    

2.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已经形成。几年来,学校认真实践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着力打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广大教师积极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全体学生博学远志、锐意进取,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中,学校的办学效益和质量稳居前列,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3.学校常规化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过程化、具体化。学校德育管理、师资队伍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管理、课程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健全,落实到位,规范、有序、民主创新的管理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追求校本、讲究成本和精细化管理的依法依规治校的教育思想。

4.师资队伍力量不断增强。学校现有教师事业编制61名,本科学历达87%,高级职称教师4人,中级职称教师38人,县级骨干教师7 人,市级教坛新星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名,学校师资力量强劲。学校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努力构建了一支教育理念新、思想素养高、专业能力强,善育人、精教学、会研究的教师队伍,助推学校教育、教学优质均衡发展。    

(二)学校发展制约因素

1.办学发展受客观地理位置制约。学校地处城区和郊区衔接处,规划占地面积45亩。现有教学楼4栋,25个教学班,在校师生1200余人。周边有两个新建小区,整体入住率较低。学区大部分以几个自然村为主,由于自然村人员流失严重,生源波动幅度大,学校发展空间受限。

2.名优教师队伍待提升。学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庞大,目前正实施有差异的教师专业发展与管理,但如何形成更有针对性的、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教师发展需求的队伍建设模式是学校今后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省特级教师、市名师缺乏,对走名师——名校的办学思路产生一定的影响。

3.硬件建设受用地因素限制。规划中的一栋综合楼尚未启动,在教学设施、实验室设备、社团开设、体育场馆等方面存在不足,不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新大门未建设,师生上下学临近桃花漂西路主干道,影响师生安全。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利用三年时间(2024学年-2027学年),以生本为核心、以文化为架构、以课改为载体,以服务为助推,以数字为串联,突出队伍建设、常规管理、教育科研、校园文化和特色创建四大重点。最终把我校建设成为教育思想与时俱进、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师资队伍德艺双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校园文化激人奋进,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学校。

(二)具体目标

1.全面加强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全力提高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水平,建设过硬党支部。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多措并举优化德育工作,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全面加强学校管理,建立起用制度管人、靠机制办事、凭考核奖惩抓落实的高效管理机制。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达到省定办学标准,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水平。

4.全面秉承“真诚相处,融合共生,培养默契,优势互补”的工作原则,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打造政治过硬、作风过硬、业务过硬的管理队伍,加强后备干部培养,注重培养青年管理干部,形成合理的干部梯次结构。

5.坚持文化立校,厚植“七彩校园”核心文化内涵,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创建优美型、学习型、和谐型校园,建设环境净化、绿化与美化,氛围书香化,教育阵地化的美丽校园。    

6.坚持教师队伍强基,淬炼教师师德师能,锻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雅正立范、精勤善育的教师队伍。

7.搭建活动平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成长规律,提高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重点任务及措施

(一)加强党建品牌建设工程

提高政治站位,大力弘扬“严、真、细、实”的工作作风,提升党员同志钻研业务、发现问题、攻坚克难的能力,积极开展“党旗红”品牌工程,全力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向聚合、深度融合。

(二)深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坚持五育并举,深入打造学校“七彩”文化体系,推进 “七彩”教育的物化和外化,全面提升制度、环境、设施、绿化、硬化和美化等方面的建设水平,打造简洁直观、内涵丰富的文化氛围;注重学校文化的内化和渗透,将“立德树人”主题全面浸润在学校的核心理念、价值取向、课程建设、教育教学行为上,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和考风上,体现在学校的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上,形成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建设 。    

(三)加强校长和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继续落实校长负责制和职级制要求,积极参加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能力提高培训,提升校长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知实情。深入教育教学一线,与广大教师广泛交流,调查研究。二是使实劲,以对上、对下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到办实事,把劲头使在解决教职工实际问题上。三是抓落实。真心实意地为学生、为教职工办实事,抓落实,树立实干、公正、廉洁、奉献的形象,用“严、实、细、进”的四字工作要求贯穿于每一项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四)深化学校管理制度改革

以构建用制度管人、靠机制办事、凭考核奖惩抓落实的高效管理机制为目标,完善修订制度,坚持依法办学,健全完善学校章程,完善岗位聘任、目标责任、任期考核、定期述职评议、绩效奖惩等制度。坚持民主治校和教代会制度,推进校务公开、民主议事制度和重大问题决策制度,使决策过程民主化、管理过程规范化、监督过程完备化。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教职工的权利,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    

(五)加强精神文明和师德建设

开展好以“正师德树师风”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和家访活动,在实践中提升教师道德素质。完善师德考核方案,实行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办法,将考评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培训进修、评优树先、提拔任用、绩效奖惩等相结合。实行师德考核 “一票否决”,有效治理庸散懒、有偿家教、从事第二职业、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群众关注度较高的问题。

(六)强化师能提高

以名师办为引领,教科室协同配合,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全员培训和班主任专题培训,开展好校内“成长 互助”工程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落实全学科教研制度,构建全学科教研网络体系,组织全体教师认领学科,参与学科教研。发挥河西小学教育集团的辐射引领作用,将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多地、更深入地引入集团内各个兄弟学校,实现优质资源的互惠共享,广泛建立学科建设、教师成长共同体。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岗位成长,学校、教师积极参与互动研讨、 平等交流,高端引领,团结互助,实现合作共享,整体提升教师素质。积极提供机会和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县市等各类比赛并争取成绩领先,助推名师成长,打造名师团队。推进 “青蓝蕴染”工程,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引导青年教师踊跃参与优质课、创新课评比活动,快速提升教学技能,推出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七)深入推进课程建设

围绕实现学生基础宽厚、素质全面、兴趣浓厚、个性张扬、成人成才的目标,统筹规划课程设置,从课程体系设置、构建和美理想的雅趣课堂、建立多元的教育评价生态系统、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行动等方面进行规划,开全、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整合、活化国家和地方课程,实现课程的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突出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主题教育、社团、科技、艺体等系列活动的有机融合,构建科学、特色、多元、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体系。

(八)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助推“双减”落地

以新课标为改革方向,改革教学方式,优化课堂策略,全面构建起民主、和谐、开放、充满活力的现代课堂;采取专家引领、教师抱团、课题研究、课例打磨等途径,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性转变;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优化现有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从“知识本位”向“素养导向”的转变,从“师本课堂”向“生本课堂”的转变,从“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的转变,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健全机制,努力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九)夯实学生素养培育工程    

持续抓好学生养成习惯的培养。将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文明习惯、生活习惯”四方面作为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榜样带动”的培养模式,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黑板报、公众号宣传等途径,深化推进学生习惯培养工程。深化阅读培养,培养书香少年。引领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通过泛读、精读、整本书阅读等渠道增加阅读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语文素养。加强特长培养,力争通过以美育人、以体树人,让每一名学生在小学都能掌握1-2项特长。做好精品社团和普惠社团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铜管乐队和绘画、书法、合唱、皮影、蓝染等社团的开展,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的学校美育工作体系,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十)稳步推进教学质量提升

严格执行划片招生政策,规范招生,实行标准班教学,巩固率达100%。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建立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通报制度、家校联动制度,科学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实现学生优秀率、合格率在超过省定标准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加大教育质量监控力度, 建立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育质量标准,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及审美情趣,以体现时代要求的课程实施标准、教育教学标准、学生身心健康标准。    

(十一)优化升级教育装备

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升级学校校园网,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建设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库,努力实现从基础设施(网络、终端、教室等) 到学习资源 (图书、课件、 作业等) 到学习活动 (学习、教学、研究、管理、生活等) 的高度数字化。实现图书数字化管理,升级录播教室,改造升级教室数字教学设备,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常规教学设备的更新改造,力争实验器材和音体美卫器材达到国家一类标准。

五、组织领导

(一)全力推进落实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的统筹安排和推进,成立以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工作小组,相关责任科室抓好具体落实。    

(二)提供坚实保障

积极寻求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确保经费使用安全、合规、高效,将有限的经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三)强化岗位管理

严格岗位设置,强化岗位管理,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和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教职工管理制度。

(四)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追究”的安全责任体系,健全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和心防于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安保人员配备达到省定标准,安保器材配备和安全设施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抓住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契机,积极争取,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全面优化校园及周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