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人社局> 政策法规> 部门文件
索引号: 113417290032580588/202107-00044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泾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
名称: 关于印发《技能培训提升实施方案》《就业创业促进实施方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号: 泾人社〔2021〕109号
发文日期: 2021-06-18 发布日期: 2021-07-01
有效性: 有效
关于印发《技能培训提升实施方案》《就业创业促进实施方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7-01 14:23 来源:泾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有序衔接,做好易返贫致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做好各类人员技能提升工作,根据《关于贯彻落实<安徽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宣人社秘〔2019〕300号)和2021年民生工作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

(一)目标任务

全县全年组织实施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60人次,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二)培训对象

16周岁到65周岁、有劳动能力和就业创业意愿、纳入动态监测范围的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以下简称“易返贫致贫人口”)。

(三)实施内容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易返贫致贫人口参加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鼓励培训机构、企业等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集中培训、弹性培训、上门培训等多种方式的精准培训,允许通过“插班”培训或“混班”培训方式,组织易返贫致贫人口参加技能培训。对少数易返贫致贫人口的个性化培训需求,达不到集中开班要求或当地没有相应培训条件的,允许按照“一对一”“点对点”方式组织“师带徒”式培训,并按照《就业技能培训工种目录及补贴标准(2019版)》《就业技能培训工种增补目录及补贴标准(2020年)》及我市补充工种目录和补贴标准,给予承训机构、企业或带徒师傅培训补贴。

(四)补助政策

易返贫致贫人口参加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享受以下补助政策:伙食补助标准为30元/人•天,交通补助标准为20元/人•天。伙食补助可采取补给培训机构与直补个人相结合的办法,交通补助直补个人。实际到课率达到总课时80%(含)以上且参加结业考核,无论是否合格,均可享受生活费补贴,并按实际到课天数计发。所需资金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中列支。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加强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举措,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出实招、见实效,发挥牵头作用,主动与财政等部门协调沟通,明确职责分工,共同做好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工作。

2.强化基础管理。培训机构要建立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基础台账,作为日常检查、绩效评估和确定培训资格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对其真实性负责。依托安徽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将培训机构和参训人员全部纳入职业培训信息平台,实行动态实名制管理。

3.发挥资金效益。充分发挥培训补助资金实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不得用于与技能培训补助无关的任何开支,确保培训资金规范使用。

4.强化监督考核。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资金使用实行公示公开和举报投诉制度,要认真做好培训补贴资金审核、拨付和管理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工作,对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脱贫培训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查处,按照“谁审批、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加强考核工作,发挥导向促进作用。

二、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

(一)目标任务

全县全年组织实施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1500人次,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二)培训对象

1.与企业签订12个月及以上劳动合同,并于签订之日起12个月以内参加企业组织的岗前技能培训的新录用人员。

2.符合规定的劳务派遣人员。

(三)项目范围

1.在现行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内,有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工种)。

2.在现行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内,与主营业务密切相关的专业技术类、管理营销类等职业岗位。

3.尚无国家职业分类或国家职业标准,但与主营业务密切相关的主体技能类工种(项目)。

(四)培训内容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岗位规范要求确定,突出技能训练,注重职业能力培养,促进技能培训与岗位使用精准对接。

(五)实施程序

企业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委托社会培训机构实施的新录用技能岗位人员技能培训,培训补贴资金直补企业,补贴标准不低于人均800元。具体实施程序:

1.企业通过口头、电话等便捷方式向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安徽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登录账号(仅限于首次登录),填写企业基本信息;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核通过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含省属企业、中央在皖企业)登录“安徽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开班申请”模块,选择“培训类别”——“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向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交开班申请。(对于母公司与子公司均在省内但不在同一市县的,根据实际需要,向母公司或子公司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申请;煤炭、电力等在省内跨市县的资源能源类企业可在职工所在地以总公司名义申请)。

3.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进行系统审核,提出“同意”或“不同意”意见,不同意开班的须说明理由。

4.企业按照开班申请明确的事项组织实施,并接受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动态监管。

5.培训完成后,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派员或招标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指导监督下开展结业考核。

6.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结业考核合格情况报县财政局,于20个工作日内将补贴资金拨入申请单位在金融机构设立的银行账户。

   (六)有关要求

    1.强化指导服务。县人力资源保障局指导企业按照规定使用安徽省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基本信息,完善工作台账。要及时指导、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培训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开展培训需求摸底统计,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培训的帮扶力度,并确保企业及时、足额享受补贴政策。

    2.严格监督管理。要严格执行开班申请、过程督查、结业考核制度,采取现场抽查、电话回访等方式,重点了解培训课时、培训效果及培训对象满意程度。认真做好企业与参培人员劳动关系确认工作,充分运用“阳光就业”系统等进行比对核实,确保劳动关系依法依规建立。

3.推行信息公开。定期在门户网站对培训相关信息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申请培训补贴的企业名称、培训工种、参培人员名单、补贴标准及具体金额等。

三、新技工系统培养

(一)目标任务

全年新增130名初高中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接受技工院校全日制系统培养,培养稳定率不低于95%。

(二)培养对象及方式

面向初、高中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城乡各类劳动者实施系统培养,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全日在校学习。

(三)培养层次

普通技工学校以培养中级技工为主,高级技工学校以培养中高级技工为主,技师学院以培养高级及以上技工为主。

1.中级技工班

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中专、高中及以上学历学制2年。

2.高级技工班

对口专业达到中级技能水平学生学制2年;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初中毕业生学制5年。

3.预备技师班

对口专业达到高级技能水平学生学制2年;对口专业达到中级技能水平学生学制3年;高中毕业生学制4年。

(四)补助方式

就业补助资金按新增全日制学生1500元/人标准补助。技工院校应于每年5月、11月从全国技工院校电子注册和统计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新培养技工人员信息名单,加盖学校公章后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规定程序将补助资金拨付至技工学校校在金融机构开设的银行账户。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新技工系统培养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地方政府统筹协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指导督促、技工院校具体实施的组织领导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和主体责任。要围绕本地重点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改革培养方式,完善评价机制,扩大培养规模,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注重过程管理。充分运用全国技工院校电子注册和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开展新技工身份验证和学籍注册工作,严格按规定年限实施培养工作,积极落实新技工培养国家资助政策,加强培养过程中的异动预警处置,做好新技工培养与产业用工的无缝对接。加强考核工作,发挥导向促进作用。

3.广泛宣传发动。依托技工院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站(所)等,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微信、网络等媒体,开展技工培养政策宣传,引导社会各类劳动者特别是青少年接受技工教育培养,走技能成才之路。

 

 

 

 

就业创业促进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省、市、县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坚持就业是最大民生,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就业创业促进实施方案》,持续开展“四进一促”专项活动,加强就业创业民生工程政策宣传,通过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强化就业服务对接,落实就业见习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等方式,加强就业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积极促进全县就业局势持续稳定,推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二、目标任务

(一)通过购买260个公益性岗位,为各类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托底,岗位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分解目标任务为:县本级100个、泾川镇22个、茂林镇14个、榔桥镇16个、桃花潭镇16个、琴溪镇12个,蔡村镇12个,云岭镇18个,黄村镇14个,丁家桥镇10个,汀溪乡10个,昌桥乡16个。原则上各乡镇实际安置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数量应不低于目标任务的50%。

(二)组织120名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其他16-24岁失业青年等,参加3-12个月就业见习,并按规定落实相关补贴政策。

三、实施内容

(一)公益性岗位开发

1.安置对象。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为就业困难人员和边缘易致贫户、脱贫监测户。就业困难人员指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就业的人员。主要包括:零就业家庭成员、大龄就业困难人员、长期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长江流域建档立卡退捕渔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边缘家庭的失业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边缘家庭的失地失林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边缘家庭的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边缘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及省、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就业困难人员。

2.开发机制。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根据县内就业困难人员数量、就业难易程度、现有公益性岗位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业资金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岗位年度开发计划和方案,及时向社会公开征集公益性岗位。大力推行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服务,通过公开招标、委托、战略性合作、承包等方式,购买劳务派遣企业、家庭服务业企业、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养老服务机构的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托底性安置。

3.补贴办法。用人单位依法按月足额支付就业困难人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按季度向财政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按照用人单位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等给予补助。按照每月当地最低工资50%的标准给予就业困难人员岗位补贴;按照每人每月300元标准给予用人单位岗位补贴,同时,吸纳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的另按照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岗位补助。所需资金由各地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距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延长至退休。对补贴期满后仍然难以通过其他渠道实现就业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大龄就业困难人员、重度残疾人(有劳动能力)等特殊困难人员,可再次按程序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期限重新计算,累计安置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次。

(二)就业见习岗位开发

1.对象范围。就业见习对象为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等,见习期间为3-12个月。

2.对接机制。县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汇总本地就业见习基地和就业见习岗位信息,并通过部门网站等多种媒体和形式广泛发布。在本县办理求职登记且有就业见习意愿的毕业2年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包括户籍不在本县的高校毕业生)、16-24岁失业青年向县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提出就业见习申请。县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组织就业见习对接会,或推荐符合见习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到见习基地参加就业见习。

3.补贴办法。见习期间,见习人员基本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2400元,其中省级财政按照每人每月1400元的标准给予单位见习补贴,县级财政按照每人每月400元的标准给予单位见习补贴;财政分别按照人均100元、200元标准为见习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给予见习单位指导费补助。对见习期满后与见习毕业生签订12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且留用人数占当年度见习毕业生50%以上的见习单位,根据吸纳见习毕业生人数,财政按照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单位一次性奖励。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见习单位可根据本县经济发展水平在此标准基础上适当提高基本生活补助标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资金监管。县人社局要将就业创业促进工程开展情况和资金补贴落实情况,通过就业失业和劳动用工备案管理信息系统、就业资金管理使用信息系统进行动态管理。对就业扶持工程资金要加强管理,规范资金申报、审批和拨付程序,切实发挥资金效益。

(二)强化目标管理。县人社局对就业创业促进工程主要指标实行目标管理。同时,加强对各乡镇日常监督检查,实行不定期通报制度,对工作进展较慢地区进行督查。

(三)加强考核评估。就业创业促进工程实施成效将纳入县就业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县人社局将对各乡镇就业创业促进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四)扩大政策宣传。各乡镇要开设“就业创业政策”专栏,全方位发布就业创业政策、政策问答和申请流程。通过“泾县人社”微信公众服务号及阳光就业网上办事大厅APP持续发布就业政策解读和网上办事流程指南,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对就业创业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方案

 

根据省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工程项目化精细化申报管理的通知》(民生办(2019)12号)《关于进一步完善提升民生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民生办(2020)3号)和《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城市2021年民生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宣政办秘【2021】29号)等要求,现就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保)民生工程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确保参保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参保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1年,全县城乡居保目标任务为:当年数费人数达10.84万,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人员养老金发放率达100%。

二、实施内容

全面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84号)、《关于印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制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宣人社秘(2019)352号)、《泾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实施办法》(泾人社〔2020〕20号)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广泛深入宣传政策,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参续保缴费,确保完成当年目标任务,确保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城乡老年居民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一)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保。

(二)资金筹集

城乡居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1.个人缴费。参加城多居保的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设为每年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6000元等15个档次,供参保人员自主选择。引导有缴费能力的参保人员选择中、高档次缴费,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2.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将集体补助纳入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筹集范围。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补助、资助金额不超过目前设定的最高缴费档次标准。

3.政府补贴。

(1)政府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目前全县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120元。

 (2)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2021年,我县缴费补贴标准为:缴费200元补贴60元,缴费300元补贴60元,缴费400元补贴60元,缴费500元补贴 70元,缴费600元补贴80元,缴费700元补贴90元,缴费800元补贴100元,缴费900元补贴110元,缴费1000元补贴150元,缴费1500元补贴200元,缴费2000元补贴200元,缴费3000元补贴200元,缴费4000元补贴300元,缴费5000元补贴300元,缴费6000元补贴400元。参保人员中断缴费,补缴的不享受缴费补贴。鼓励集体经济组织提高缴费补助;鼓励其他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加大资助。

(3)引导激励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早参保、多缴费,增加个人账户资金积累,优化养老保险待遇结构,提高待遇水平。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时, 对全县65-74周岁领取待遇人员,每人每月增加2元高龄基础养老金,75周岁以上领取待遇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元高龄基础养老金。对累计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参保人员,到龄核定待遇时,除按规定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支付本地统一标准的基础养老金外,另行增发缴费年限基础养老金,每超过一年,增发标准为每人每月2元。

(4)对符合城乡居保参保条件的致贫返贫人员、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由县政府按照200元最低缴费档次为其代缴养老保险费,并按照代缴养老保险费档次给予补贴。

(三)待遇确定

城乡居保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

三、重点工作

 (一)持续抓好政策宣传工作。坚持把政策宣传贯穿于推动工作的全过程,深入细致地宣传城乡居保以及社会保险扶贫政策,切实增强广大居民的认同感,提高参续保积极性。将宣传工作列入考核内容,推动基层下大力气抓好政策宣传引导工作,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帮助基层同志熟练掌握政策,精准宣传解释政策。

(二)坚持扩面和提升质量并举。认真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8)76号),进一步巩固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成果,积极引导符合的城乡居民早参保。完善并落实城多居保补缴政策,确保60周岁以上超龄未参保老年居民能以补缴保费方式参加城乡居保并享受待遇。鼓励和引导居民多缴费、长缴费,提高人均缴费水平,力争人均缴费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三)严格落实参保补贴资金。在管好用好中央和省相关补贴资金的同时,及时落实本级补贴配套资金,确保按时足额拨付到位。努力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发挥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和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作用,为城乡居民参保缴费提供资助。完善内控制度,加强资金监管,确保所有政府补贴资金用在参保居民身上,绝不允许截留或延期拨付,更不允许挤占挪用。

(四)全力提升经办服务水平。扎实推进经办管理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不断扩大视觉识别系统行业标准试点范围。完善城乡居保业务、财务信息系统,推进领取待遇资格认证和统计工作信息化。实施村级城乡居保专网和金融服务平台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广社保卡应用。扎实推进“四个不出村”建设试点,尽可能方便居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

(五)确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行。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有关规定,将城乡居保基金纳入专户统一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确保专款专户、专款专用。强化基金收支和预算管理,提高基金收支的约束力、执行力。严格实行保费预存代扣制度,进一步健全基金管理内控、稽核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对重点环节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基金安全。强化生存资格认证工作健全数据比对体制机制,遏制重复、冒养老金问题发生。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对城乡居保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层层压实责任,坚持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认真落实政策措施,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二)合理分解任务。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县里下达的目标任务,科学测算相关数据,合理分解任务,不得层层加码。要高度重视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确保相关数据及时、准确、真实。

 (三)协调配合推进。人社部门要切实履行牵头部门职责,主动争取相关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协调公安、扶贫、民政、卫健、残联等部门配合做好人口信息比对、资源共享等工作,建立健全左右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凝聚合力推动任务落实。

         (四)严格督查考核。坚持定期报告和监督考核等制度,推动任务落实。对任务完成情况和资金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督查,同时强化社会监督,定期披露相关信息。组织开展日常检查、半年总结、年终考评工作,将考核结果作为县对乡镇经济考核、民生工程考核中涉及城乡居保项目评分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