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003257952/200808-00008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200808_PF001030601200808002
发布日期: 2006-01-18 00:00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06-01-18 00:00 来源:泾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2006年1月4日在泾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 长     张 平




一、2005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泾县经济发展加快、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的一年;是城乡建设力度加大、人民生活稳步改善的一年;是政府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得到强化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顺应宏观政策导向,积极应对经济运行新挑战,努力克服禽流感疫情和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务实苦干,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亿元,增长  9.1%,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7.1%、9.3% 、11.5%。实现财政总收入1.59亿元(不含基金),同比增长20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488万元,同比增长25%以上。
   ——投资结构得到优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亿元,增长12%。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增长5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利用外资360万美元,增长15%。全年进出口突破4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出口创汇2800万美元,增长32%。
   ——人民收入明显增长。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600元,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2657元,增长6.8%。人均储蓄存款5690元,增长15.8%。
这些成绩,标志着我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又迈出坚实的一步。一年来,主要做了六个方面工作:

   (一)优化产业结构,激发经济活力,“一主两翼”格局初步形成
   工业经济增速加快。实现工业增加值9亿元,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44%,提高2.3个百分点。5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增加值3.5亿元,增长15%,综合效益指数120,提高26.7个百分点,万元产值用电量水平下降,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扎实开展“工业企业服务月”活动,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技术改造力度加大,技改投入1.5亿元,完成了大功率高压电机、特氟隆管道等13项重点技改项目。产业集群化发展步伐加快,电机产业集群被命名为省30个重点扶持产业集群之一。电机泵阀、宣纸宣笔、矿产品加工、农业特色产品加工产业群初步形成。
   效益农业加快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10.3亿元。粮食总产14.3万吨,油菜籽7524吨,茶叶1950吨,蚕茧2385吨,食用菌400万袋,家禽出栏量850万羽,各项主要农作物获得丰收。扎实开展动物免疫和抗灾救灾工作,畜禽免疫率100%。推进“水利兴修改革年”,成功组织市水利兴修现场会,投入各项水利兴修资金2400万元。在全省率先组建榔桥镇浙溪第一家农民用水者协会。全面完成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植树造林1.92万亩,建立宣纸原料基地5000亩,被省政府推荐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新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6个,组建县级产业协会5个,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户,4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成功举办第三届汀溪兰香茶交会和第三届中国(榔桥)木梳节,积极参加皖南(宣城)名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和安徽农产品(上海)展销会。
   旅游特色初步形成。全年接待游客4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560万元,同比增长42%、49%,被授予“全省旅游强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和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跻身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条旅游精品线路之列。水西国家森林公园挂牌运行。完成泾县旅游总体规划和新四军军部旧址、水西国家森林公园、桃花潭风景名胜区、茂林皖南事变发生地景区、王稼祥故居景区规划编制。设立旅游发展资金。完成云岭景区三处停车场建设,赤滩老街改造、茂林古镇改造、江南第一漂配套设施建设等工程顺利展开。合理设置旅游标识、标志。新建星级宾馆2个,旅游公厕6座。成功举办合肥、南京、上海旅游推介活动,完成旅游宣传“一碟两书”工程。

   (二)扩大招商引资,促进全民创业,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提高年”活动,建立招商引资调度、督查、通报制度,改进考核奖惩办法,完善目标责任体系。推行AB工作制,开展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节会招商。新引进项目268个,到位省外资金4.6亿元,增长10%,其中“一主两翼”项目174个,占引资总额72%。组织参加日本爱知世博会、广交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重大投资贸易活动。扩大出口规模,新增自营出口企业2家,地产品出口1300万美元。在全市率先建立矿业权市场,成功实施茂林钼矿、云岭方解石矿、昌桥石灰石矿公开拍卖,资源招商优势进一步显现。
   城东工业集中区建设快速推进。城东工业集中区建设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已被批准为市级工业区,成立了城东工业集中区建设指挥部,组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城东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 2.5平方公里,计划两年建成,届时可容纳10亿元的投资规模。已投入资金4000万元,实施起步区各类规划编制、农民新村、滨河路、创业路、电力通道建设、自来水管道铺设等十项重点建设工程。完成土地收储3800亩,拆迁102户,平整土地600亩。
城西工业区建设步伐加快,投资300万元完成主干道建设,园区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具备,建立专业管理、服务机构,入园企业63家。榔桥木梳油画笔加工区、茂林泵阀工业区、琴溪铸造工业区、丁家桥造纸工业区、云岭和桃花潭的石粉加工区等乡镇工业区规模不断扩大。
   非公经济发展较快。新增外来投资企业39户,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为725户、8420户,增长26.7%、14.7%,累计注册资本6.7亿元,从业人员51800人,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85%以上。一些具有特色产品的块状经济开始涌现,民营经济集聚格局逐步凸显。
   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全年贷款净投放1.3亿元,增长2173万元。剥离不良资产1.2亿元,实施中央银行票据置换2683万元。支持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农民小额贷款净投放2.1亿元,信用合作联社支农作用进一步发挥。

   (三)推进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城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项目推进年”成效明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立工业、农业、旅游、基础设施、社会事业5类项目库。实施亿通铜材、裴顿食品扩建、华英种鸭、祥泰种猪、琴山泵业、322省道改线工程等重点项目。红色旅游、天圆粉体、中国宣纸城三个项目被列入省“861”行动计划。建立在建项目管理制度,推行限时办结和协调督查,实行责任人告诫、通报制度,落实重点项目县领导跟踪负责制,项目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完成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行政中心、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投入使用,疾控中心、森林防火中心、皖南第一街等工程基本完工。中国宣纸城开工建设,财富大道、稼祥北路等道路建设加快,背街后巷改造、绿化亮化工程继续推进。实施县城供电、供水网络改造。茂林、榔桥、云岭等集镇建设加快。公路建设投资1.12亿元,完成322省道改线一期工程和二期路基工程,完成县乡通达工程建设,改造通村公路57公里,被评为全市农村公路建设一等奖。完成重点水利工程24项,水库除险加固 4 座,解决4700名贫困群众饮水困难。
   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完成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编制,组织首届“5·18”生态日系列活动,建立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基地3个,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400口。实施红星药业公司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汀溪兰香有机茶示范基地”、“泾县中药材种植、药用动物养殖示范基地”列入省级生态示范基地。环保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环境监理力度加大。实施国家公益林项目51万亩,森林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

   (四)推进扶贫开发,强化社会保障,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争取各类扶贫资金2229万元,完成首批17个整村推进扶贫任务,启动第二批25个整村推进扶贫工程,落实省直单位对口帮扶资金290万元。实施黄村中低产田改造等4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全面免征农业税,推行涉农补贴“一卡制”,发放各类涉农补贴资金1746万元。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2598人次。建立贫困大学生扶助制度,资助贫困大学生57人,全县没有一名大学生因贫失学。希望工程扶助学生151人,6971名贫困中小学生享受“两免一补”。全年下拨救灾款184万元,筹措发放“送温暖”资金35万元,扶贫济困活动扎实开展。
   社会保障得到加强。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4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697个,1208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发放社会保险补贴108万元。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实质进展。发放养老保险金3785万元、失业救济金740万元,支付医疗保险金1220万元,分别增长21.5 %、12.8 %、39.3 %。工伤保险全面启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进度加快。强化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城镇低保对象平均补助水平提高到每月61元,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90万元。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亿元,增长1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2.8亿元,人均住房面积24平方米,增长6.7%。全县固定电话、小灵通、手机、网络宽带用户分别达76990门、9611户、72100户、5312户。社区建设步伐加快,城乡市场供应充足,物价稳定。群众教育、文化、娱乐、旅游、保健等新兴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五)积极开展文明县城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发展
   科教兴县步伐加快。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民营科技企业5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5项。投入资金170万元,新建改建农村中小学校舍3100平方米。泾县中学、泾县二中被评为省级、市级示范高中,奋进希望小学被评为市级示范小学。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中小学校45所。职业培训3000人次,普职比提前五年达到省颁标准。稳步推进民办教育,民办中小学6所,民办幼儿园71所。成功举办茂林小学、城关一小百年校庆活动。
   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积极开展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及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创建活动,争创省级文明单位6个、市级文明单位20个。国防动员扎实推进,“双拥”创建取得进展,全面完成年度征兵任务。实施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处罚权试点,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有所提高。开展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社区环境、建筑垃圾渣土管理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公共卫生事业全面加强。完善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体系。县传染病区建设完成,实施血防、结核病防治、妇幼保健、爱国卫生等项目,完成农村改厕6910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参合人数达25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85.7 %,从2006年1月1日起,全县参合农民将享受初级医疗保险。深化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双生”市场整治取得成效。
   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完成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殡葬改革力度继续加大,火化率保持100%。完成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被评为新一轮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示范单位。成功举办《相约花戏楼》木梳节文艺专场演出活动、桃花潭老年诗书画笔会,广场文化、千人慢跑、校园之春等特色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实施网吧、游戏室和书报刊、音像市场专项整治。“中国宣纸之乡”、“宣纸生产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进展顺利,“文房四宝”特种邮票列入国家2006年邮票发行计划。王稼祥诞生100周年纪念活动十项工程全面启动,完成第三批文化信息入村工程。统计、民族宗教、人民武装、外事(侨务)、档案、物价、供销、气象、残联、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顺利开展。

   (六)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民主法制建设明显加强
   政府工作效能逐步提高。顺利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县乡电子政务办公系统投入使用,网上参政议政广泛开展。政务服务中心职能得到加强,效能建设全面推进。扎实开展行风政风评议活动,73个单位推行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办理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议案2件、建议 77件,办理县政协七届三次会议委员提案72件、社情民意33件。
   政府法制建设进程加快。 “四五”普法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行政许可项目 133个。成立县政府法律顾问组。完善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办理行政复议案件6起,行政应诉1起,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反腐倡廉力度不断加大。
   平安泾县建设全面推进。制定各类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5件。破获现行刑事案件557起,实现命案必破目标。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正式启动,重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0%、22%。全面完成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集中开展信访秩序整治,受理来信来访1688件次,调解各类纠纷1928起,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有效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发展令人振奋。我们深切感到,政府工作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领导,离不开县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这些成绩凝聚着全县上下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体现了我县人民克难奋进、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展示出我县人民改革创业、争先进位的时代风采。在此,我谨代表县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理解、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驻泾部队、武警官兵以及在我县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形势,增强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加快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经济建设纵向比发展较快,横向比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社会保障、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发展环境有所改善,但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工作作风明显改善,但部门利益在一定范围内表现还比较突出。对此,我们将加以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克服和解决。
二、2006年的工作任务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奋力崛起、争先进位的关键一年。总体上看,我县加快发展面临着比较有利的宏观环境。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日渐完善,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制约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性障碍将逐步缓解,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更为重要的是,全县上下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奋力崛起的氛围更加浓烈,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条件所在、潜力所在、信心所在。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势头,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千方百计使经济增长有一个较快的速度、较好的质量,为我县加速崛起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两翼富民、统筹发展”,加快构筑“一主两翼”经济发展格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抓手,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大力发展集群经济,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大力发展城镇经济,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财政收入保持同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以上,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着力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
   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完成城东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的编制、评审和报批工作,力争跻身省级工业开发区行列。积极探索土地出让、银行融资、民间资本参与等多种资金筹集形式,建立财政支持、滚动发展、自求平衡的开发经营模式,组建招商、服务、管理为一体的管委会。完成起步区投资5000万元,建设财富大道延伸段、滨河路、创业路,实施自来水泵站、电信、网络基站和工业区35KV变电站工程。基本完成起步区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八通一平”。
   继续加大城西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一纵一横交通主干道建设,打通城西35KV电力通道,完善供水、电信等配套设施。支持乡镇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一业为主,兼顾其他”的地方特色,乡镇工业园区总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以上,形成一批优势、特色产业。
   推动优势产品发展,大力培育集群经济。探索“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套服务”的集群经济发展路子,支持优势产品加快发展。大力培育电机泵阀产业集群。发展与电机主导产品配套的内协企业,积极研发特种管道、密封材料、泵阀铸造等延伸产品。大力培育矿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坚持走探采并举、资源开发与深度加工并重的路子,促进方解石由石粉加工向建材、化工等领域拓展,逐步形成铜钼矿等有色金属、方解石、石灰石三大矿业支柱。大力发展宣纸宣笔产业集群。实施宣纸宣笔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发挥宣纸等行业协会作用,建设规模型原料生产基地,推进品牌整合和创新,壮大红星品牌,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宣纸、书画纸和宣笔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以木竹、茶叶、家禽和酱菜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导,形成产品加工层次较高、资源配置科学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加快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工程。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继续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积极开展质量、安全、环保标准体系认证,建立创名牌奖励资金,争创全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展电子商务。推进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在规模企业推行产学研工程,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努力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每个乡镇选择一个村作为试点,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大力实施以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浴、改庭院“六改”为核心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以治脏、治乱、治差“三治”为核心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积极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效益农业发展。建立规模农业企业财政扶持制度,壮大粮食、茶叶、木梳、蚕桑、畜禽、蔬菜(食用菌)产业,逐步扩大蔬菜、烟叶种植面积,重点培育以裴顿食品、华英种鸭、祥泰种猪为龙头的畜禽养殖业,以宫庭、润发公司为龙头的木梳产业,以双联、春雅为龙头的油画笔、画材产业,以宏泰竹业为龙头的竹产品加工业。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组建畜牧水产区域站,坚决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组建县级粮食、木业、竹业协会,发展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举办第四届汀溪兰香茶叶交易会和中国(榔桥)木梳节。
   积极推进扶贫开发。继续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加强第二批扶贫指导员工作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水平。积极争取中直和省直单位对口帮扶,扎实做好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成立泾县扶贫开发协会,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积极开展扶贫助医、扶贫助学活动。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实施章渡中低产田改造1万亩,完成桃花潭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加大乡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200万元,实施城镇防洪保安、水库除险加固、安全饮水、农田水利以奖代补工程。逐步实施青弋江、徽水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完成云岭水土保持工程,改造水口圩等四座泵站。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施“农机富民”工程,推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实施“沼气生态富民”工程,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挖掘内部增收潜力。积极发展劳务经济,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支持农村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第三产业,促使更多的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

   (三)立足旅游特色优势,发展壮大旅游经济
   继续抓好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以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为核心,以泾县旅游总体规划为指导,加快编制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专项旅游规划,完成水西国家森林公园规划、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和查济古民居文物保护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完成现有景区、景点规划。
   着力推进三大核心产业发展。推进景点、景区建设。启动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新馆和皖南事变烈士陵园陈列馆建设工程,实施茂林皖南事变发生地项目和红色旅游干线工程,申报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景区为AAAA级景区、桃花潭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加快建设赤滩明清民俗文化一条街和查济省级农家乐示范点。实施查济景区建设工程,完成江南第一漂景区改造和包装升级。努力办好王稼祥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活动。
   推进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加快旅游综合服务区建设进度。鼓励新建和改造星级宾馆、饭店,完成2家三星级以上宾馆建设。加大旅游景区、景点环境卫生及文明创建力度,加强卫生监督和环境质量监控,建设标准化服务体系。
推进旅行社建设。大力发展各类旅行社,在苏浙沪重点城市发展经营点。开展网上组团业务,发展网络经营。聘请专业管理人才,完善培训制度,加强旅行社从业人员业务培训。严格执行导游和景区讲解员持证上岗制度。
   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抓好配套建设。加快景点景区旅游交通、线路标识、通讯网络、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景点景区要建设好“一个停车场,一座旅游公厕,一处购物中心,一个接待中心”,为游客创造方便、安全、舒适的旅游条件。
   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制定旅游促销总体方案和年度促销计划,整体策划,突出重点,实施旅游资源整合包装。认真分析消费群体需求,开发相应旅游产品,拓展旅游新市场。定期举办和积极参加各类节会和旅游推介活动,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在“长三角”主要城市设立旅游经营公司,支持旅游企业与省内外同行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四)以农村综合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各项改革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启动农村综合改革,突出林权、地权、水权改革,完善和稳定林业产权制度,规范林权流转。严格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制度,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改革农业水费征收办法,加快组建各乡镇、各村组的农民用水者协会。逐步建立以公益性与经营性分开的农技推广新体制。积极推进“超市下乡”工程,繁荣农村市场,激活农村经济。
   着力推进企业改革。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积极推进县丝织厂改制,完成工业企业改制扫尾工作。加快商贸流通和农业企业改制。通过盘活资产、依法破产等多种形式妥善分流安置职工,通过降低评估、清算等中介服务费用,减免职能部门改制过程收取的手续费、登记费,降低企业改革成本。
   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抓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分类分阶段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抓好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制定岗位设置、竞争上岗、补充人员等配套措施,推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完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制度,严把事业单位人员进口关。

  (五)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创新年”活动,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突出招商引资思路转变,开展“招商引资创新年”活动,确保引进内资6.8亿元,引进外资400万美元。
   突出三项重点,创新招商思路。充分发挥文化、生态等非物质资源优势,利用红色旅游、绿色生态等品牌和名片,实现资本和文化的有机结合,突出非物质资源招商;围绕宣纸、电机、泵阀等特色产品和支柱产业,开展以商招商、以企招商,突出优势产业招商;围绕矿产、木竹等资源优势,加大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转化能力强项目的招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突出资源招商。
   坚持全民招商,创新招商方式。健全招商目标责任制和招商考核体系。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实行“一岗双责”,坚持全民招商。强化工作调度,完善奖惩机制,杜绝“数字游戏”,务求取得实效。加强服务水平和责任的考核,评选并重奖“十佳引资功臣”。积极推进专业招商、贸易招商、委托代理招商,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各类民间中介组织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寻求与发达地区开发区、工业园区以及商会、政府经济部门的沟通协作,创新招商方式。
   着力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强化政务服务中心职能,促进一站式服务向全程代理转变,实现税费优惠政策招商向服务、效率、诚信招商转变。继续推进“领导联系,一家牵头,共同推进”的重点引资项目工作协调机制。开展亲商、安商服务活动,推行外来投资商“绿卡”制度,继续开展工业企业优质服务月活动。严厉打击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为,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巩固和扩大进出口规模。加大外贸企业服务力度,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香港徽商大会”等投资贸易促进活动。针对国际贸易方向和政策的调整,突出发展加工贸易,鼓励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引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强对重点出口企业扶持和出口基地建设,扩大地产品出口份额。

   (六)大力实施“项目突破年”活动,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大项目建设上取得突破。完善重大项目一事一议制度和县领导联系督导制度。充分利用国家、省“十一五”专项规划正在编制的有利时机,认真搞好大项目论证、打捆组装,积极争取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规划。积极实施国家土地整理项目,对已列入省“861”行动计划的红色旅游、天圆粉体、中国宣纸城项目,实施项目跟踪服务和建设督查,实行动态管理、定期通报。
   在工业项目上取得突破。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和资源优势,围绕建设制造业基地、矿产品深加工基地、竹木产品深加工基地,新建和引进一批工业项目。积极落实项目计划、资金、用地,明确项目建设周期,抓好南华电机配件、威能电机、园通机械、琴山泵业、西玛特等一批工业在建项目建设。
   在项目编制和项目争取上取得突破。加强专业项目编制人员的培训和锻炼,加大对项目编制工作的经费支持和考核奖励,切实提高项目编制水平。建立项目库,储备一批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实施项目争取责任制度,强化部门责任,落实领导责任,将项目争取工作与目标考核、政绩考核挂钩。

   (七)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城镇经济
   稳步推进县城建设。坚持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为指导,严格城乡规划管理。加大争取力度,尽快实施205国道城区段东移。加快汇金大市场、云岭路步行街等工程建设,实施中山南路和原县委、政府大院综合开发,开工建设广播电视中心、交警指挥中心、电力调度中心和迁建公安“两所一队”,完成县医院住院大楼,实施县中医院门诊大楼扩建工程,启动人武部搬迁。加快城区道路维修,实施城区亮化、绿化工程,改造背街后巷,增设垃圾中转站,申报垃圾处理场项目,积极建设供排水、公厕等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做强中心城区、建设中心镇、培育中心村的思路,加快构建“一级两轴”城镇体系。大力发展房地产、建筑安装、物业管理、物流服务等产业,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提高教育、医疗服务水平,放宽投资、经营条件,吸引县内外各类人士到泾县定居,鼓励农民进城居住和就业,发展县城人口,壮大县城规模。加强乡镇总体规划和中心村规划编制,推进榔桥、云岭、茂林集镇建设,启动榔桥、云岭、桃花潭、汀溪行政中心建设,用3-5年时间改善乡镇办公和生活条件。完成322省道改线二期路面工程,开工建设三期工程。实施公路“村村通”工程,投入2100万元,兴修乡村道路122公里。完成桃岭公路、云北线改建、查济—新丰公路、厚岸柳溪河大桥、茂林凤村大桥等重点建设工程。开工建设110KV云岭变电站。
   加强城镇文明创建和管理。坚持依法管理城市,制定市容市貌标准,实施城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乱摆乱放、户外广告、违法建设“五大整治工程”。加强城区养犬管理。继续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创建,广泛开展精神文明“月评十佳”活动,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八)做好财政税收工作,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大力培植壮大财源。完善方解石、煤炭等资源性产品税收征管办法,调整资源类产品应税税基,定期开展建筑安装、交通运输等行业税收稽查,挖掘税收增长点。积极应对个人所得税改革,努力增加土地使用税、营业税收入,弥补政策性税收缺口。理清各类财税优惠政策,调整房地产等企业税收优惠幅度。研究出口退税政策,完善管理机制,减少对县级财政的影响。
   强化财政收支管理。加强税源动态监测,强化征管管理。全面实施县乡财政振兴工程,完善财政目标考核机制,逐步化解县乡政府债务。推进社保基金、土地出让金等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从严控制财政支出,依法调整支出结构,坚决制止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会议、招待等费用,严禁举债消费,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信用泾县建设,创建金融安全区和“信用乡镇”,围绕“金信工程”,开展企业信用评级。促进中小企业与银行合作,努力扩大授信额度。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组建统一法人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引导民间资金由银行存款向产业资本转变,实施企业多元化资本经营。

   (九)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多渠道教育投入机制,投入600万元,新建改造农村教舍1.14万平方米。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实现泾县中学办学规模、管理模式、教师建设、教学质量向优秀省示范高中转变。健全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强化素质教育和教学常规管理,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办学思路转变,促使人才与市场需求的良性互动。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召开首届科技大会,强力推进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推进科技信息化,建设泾县科技信息库。
   加快生态县建设。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在造纸行业推行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强污染监测和环境监管,逐步淘汰落后生产方式。实施青弋江综合治理二期和幕溪河治理工程,加强国道省道两侧及城镇周边区域山体植被保护,投入1100万元,实施水西-云岭322省道沿线生态防护工程。继续实施封山育林和国家公益林建设,完成省级汀溪自然保护区申报。
   繁荣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层政权和社会事务规范化管理,实施优抚和退伍安置改革。巩固殡葬改革成果,建设乡村公墓。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深化城乡卫生体制改革,强化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三大重点疾病的防治。落实计生奖扶制度,提高计生服务质量,完善“村为主”工作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南街和部分乡镇古民居保护和开发利用。规范文化体育市场、出版物市场管理。完成第四批文化信息入村。建设泾县青弋江上游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开展泾县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高度重视和关心老干部生活,倾听老干部呼声,发挥老干部作用。做好老年人、残疾人工作,积极开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事务。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开展工作,进一步做好档案、地方志、气象、防震减灾等工作。

   (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建立空岗报告制度,完善社会保障补贴优惠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组织就业。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继续实施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提高就业技能和择业能力,建立定期召开失业人员、4050人员再就业见面会制度。
   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和依法征缴,实现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一票式”征缴,完成社会保障扩面征缴和清欠800万元。完善失业和工伤保险制度,调整医疗保险金征收方式,推进医疗保险向企业扩面。启动失地农民保障体系。加大社会保障行政执法和监察力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重视和加强社区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严格执行国务院《信访条例》,健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行食品生产QS认证,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的不法行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高危行业的监管,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国家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使命,坚持按照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总体要求,不断推进执政能力建设,创建人民满意政府。
   (一)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加强学习
   继续深化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政府。以提高执政能力为目标,以增强创新能力为重点,以胜任本职工作为基础,加强公务员队伍知识更新培训和相关能力培养,扩大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以学习推进观念转变,推动思想解放,支持和鼓励每个公务员放开手脚、勇于创新、大胆突破,切实把广大干部职工想干事、敢干事、干实事的热情引导好、发挥好。
   (二)充分发扬民主,规范决策程序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和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建立人民建议征集、重大事项公示、听证、专家咨询制度,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重大问题集体研究,一般工作分工办理。合理划分工作和责任层次,明晰各级、各部门职责,构建分类指导、各负其责的决策运行机制。
   (三)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
   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快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努力建设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诚恳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负责,违法要追究。
   (四)加快职能转变,强化效能建设
   加强统筹规划,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管理经济,运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完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维护社会公正,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严格执行机关效能建设“十不准”,开展“创品牌服务窗口”活动。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大力推行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加快发展电子政务,提高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
   (五)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廉政建设
   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规范各级干部从政行为。继续加大行风政风评议力度,坚决遏制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厉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六)切实转变作风,做到求真务实
   全力倡导实实在在、雷厉风行、高效快速、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大力发扬恪尽职守,敢于负责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到任务到人、目标到岗、责任到位。大力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发扬“两个务必”的优良传统,完善县政府领导信访接待日活动,切实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把实现群众愿望、满足群众需要、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各位代表,加快发展、乘势而上是形势的需要、时代的强音;富民强县、奋力崛起是人民的企盼、政府的职责。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下,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为创造泾县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