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泾县 > 大美泾县 > 传统村落

泾县古村落之——茂林镇奎峰村

发布时间:2024-08-19 15:18 来源:泾县文旅局 浏览:
字体大小:【

奎峰村原名魁峰村,因村东有一独兀平突的魁峰而得名。村位于茂林镇东侧,东邻长征村,南接南容村,西融街道社区,北街沈岗村。围聚集镇周边,恰似“众星拱月”。村里以吴姓为主。322省道穿过,直达黄山。南水北流,东南宁溪、濂溪、思溪汇流而下,曰“东溪”,穿郭而过,北出“溪口”,入青弋江。

魁峰原名“汇山”,高186米,山体独立,呈圆钟形。山不高,但俨然成为地标。

方圆十里,举目可见,立于山顶,茂林集镇尽收眼底。给人以“钟毓汇聚”之感。故亦名“汇山”。

清代乾隆癸己年(1773).贡生吴廷选,字与能,乳名飞雄。

出资在魁峰之兴建三层宝塔一座,名“飞雄塔”。其子吴绍芳重修。嘉庆(县志)载:“飞雄塔,乾隆癸己贡生吴廷选建,康子(1780)子绍芳等重修。”塔如指向云天巨笔,故峰又称“文笔峰”。

族人吴廷于“文笔峰”下领建“桥东书”,在泾邑众多书院中文笔出众,独领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整修飞雄塔。2008年。茂林镇再次次重修。

奎峰村堪称茂林文化发源地之一和核心区之一。

茂林始盛遐迩闻

茂林吴氏从“延陵新宅”到“吴氏大宗祠”,历时六百年。1982年建延陵行政村。至于“茂林”地名来历,史有两说:

一说南宋年间,吴安国第六代孙吴惟辉修吴氏宗祠,绘世系图,从王羲之《兰亭集序》里取“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句,正式将改名为茂林村,寓意“乔木茂盛。繁荫成林”。

一说明洪武二十四(1301),冠盖乡设永定、思齐、茂林、花林四都。

吴氏所居“紫荆树”因树冠成云,林木茂密,故名“茂林村”。据说,太平国王石达开率部由泾县南进,往茂林方向开拔,本以为“山重水复疑无路”,未曾想“柳暗花明又一村”。乃惊叹“这是江南第一村!”而发出“小小泾县城,大大茂林村”之慨,流传至今,遐迩闻名。

茂林地方,钟灵毓秀。自古崇文尊尊,文风素盛,注重商贾,发展经济。

明清之际已是商贸繁荣,仕宦辈出。物质文明凝重厚实,文化存众多。曾有七墩、八坦、九井、十三巷、三十六轩、七十二园、一百零八座大夫第等建筑,集徽派、江淮乃至苏浙、潮汕建筑风格为一体,结构高大宽做,造型美观,有官家气。

现在尚存的茂林老街,吴大宗祠、南村大夫第、司马第、新、老尚友堂、五十里、随安居、学灌园、怡园、福林庵等建筑,以独特魅力向世人说昔日恩荣与繁华。东溪十里石堤,既是防洪屏障,又是通衢大道。昔日的十四牌坊群,举世无双,但已无存,令人叹息。

茂林境内资源富在,人勤手巧。

市横商众多,店铺林立,商兴明清至民国时期,有金银器、器、国器、木器、竹器、康等子和各种店坊等后来成为“老字号”。

茂林饮食文化丰富

“茂林筵席十二碗”成为茂林饮食文化代表之作。

茂林地灵人杰,名人辈出

科举人文无尤卓著:“五凤齐飞”、“六鳌驾海”、“五星连珠”“祖孙传芳”、“钦点翰林”,佳话频传。

仅明清两朝,茂林就出进士19位、举人119位,科举兴,仕宦众。乾隆四十九年甲(1784)进士吴芳培便是茂科文化杰出代表。

当代更是人才济。有曾任民革导职务的经学家吴半农,曾任共和国第五任政部长吴波,国学大师吴则虞,作家吴淮生,著名学者、史学家吴小如,吴寿棋、济世良药吴藻江等,其中丹青巨匠吴作人,文学泰斗吴组缃、书法大家吴玉如恰似三颗巨星,光耀史册。

2010年9月落成开馆的“茂林三吴纪念馆”,集历史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能游功能于一体,而成为千年古镇新的人文地标。

茂林年俗别具特色

从腊八到元宵,一路文化。“拜年拜年,再到莳田。”“元宵灯会”、“奎峰龙灯“,多姿多彩,名扬泾旌太。

端午节,茂林东溪“击水龙打仗“,有点像傣族“波水节”。茂林“南坛神会”每年九月二十日开始,为时七天。戏班演出、仪式隆重,神像仪仗绵延三华里。

革命老区

抗战伊始,沪、宁、芜沦陷,大批工商文教人士进入茂林,一时十分繁华,人称“小上海”。1943年著名画家麦非在此举办画展,轰动皖南。

为纪念“皖南事变”60周年,2001年泾县人民政府建造了以花岗岩为主的“41.1.7”字样主战场标记物。矗立于村东街头纪念广场,启迪来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